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氏是琅琊望族,家风清正、英才辈出,不仅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了卓然的成就,还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家风建设。诸葛氏子弟们杰出的才智,忠厚的信德,与其质朴俭静的家风有着密切的关系。诸葛亮的家风主要体现在《诫子书》、《又诫子书》、《 诫外甥书》等家书之中,为古代中国绵延不绝的家风传统注入了一脉哲思清流。
其中,《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临终时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涉及立志、勤学、修身、养德等方面的内容;《又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养子诸葛乔的家书,专门谈论饮酒问题;《 诫外甥书》是诸葛亮写给外甥庞涣的家书,谈论了立志的重要性。
在家书中,诸葛亮劝诫子弟心志拳拳、意境旷远,在传承诸葛家风的基础上,熔铸了自身独特的人生感悟及家国情怀,是修身养德、涵养正气的典范之作,至今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图为兰溪诸葛村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西部,是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200多处,并按九宫八卦设计布局,是中国古村落、古民居的典范,也是浙江古文化的三大标志之一,被费孝通先生誉为“八卦奇村,华夏一绝”。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解读】
家信大意为:一个德才兼备者的操行,以静心来修炼性情,以恭俭来涵养品德。做不到恬淡寡欲就不能表明志向,做不到平和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学习需要心静,成材必须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可能学有所成。年龄会同时光一起逝去,意志会随岁月一天天消磨,最后精力衰竭而学识无成,大多不被社会所用,到那时悲哀地守着没有前途的家,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篇文章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诸葛亮有子女三人,长子诸葛瞻,幼子诸葛怀、长女诸葛果,另有养子诸葛乔,为诸葛亮长兄诸葛瑾之子,诸葛瑾在东吴病死后,诸葛亮将其子诸葛乔收养在身边。
诸葛亮长子诸葛瞻(227—263),字思远,从小聪明颖慧,诸葛亮非常喜爱,并寄予很大的希望。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在军旅中写信给他的哥哥诸葛瑾说:“瞻今已8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表现出对其成长的期望和担心。诸葛瞻17岁时便娶了蜀汉的公主为妻并担任骑都尉。第二年升为羽林中郎将,负责护卫皇宫。以后,他又升迁为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这种快速的升迁和父亲在蜀的大权执掌,很容易造成骄奢和躁动任性,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诸葛亮写下了这封训诫。
家信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并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要经常性的静思反省;要俭朴节约;要清心寡欲,志向坚定。全文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诸葛亮这封信将淡泊宁静和接世济国相结合,其实体现了他的适度原则。也就是,不可急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个人力量不可贸然与团体抗衡,而是应该适度行动,这也是诸葛亮多年对自己的警戒和约束。
此信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是修身立志的名篇。诸葛瞻自幼受到家教的陶冶,不仅品学兼优,同其父一样“工书画”,而且一样的忠贞为国,死而后已。后主景耀六年(263)冬,魏将邓艾偷渡阴平,由景谷道(今甘肃文县南)小路入川,诸葛瞻率长子诸葛尚以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死守绵竹,此时,邓艾又遣使送信给他劝降,说:“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诸葛瞻看了来信后大怒,斩了邓艾派去的使者,率兵迎战魏军,结果战败死沙场,其子诸葛尚也一同战死。可见诸葛亮对他的早年教育,如《诫子书》,对他思想和品德的形成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于魏元帝咸熙元年(264)迁居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后任郿县令、江州刺史等职。
诸葛亮的这封家信对后人的影响也极其深远,自唐宋元明清直至今日,无数的家长和学校都把它作为教子或指导学生的重要教材,尤其是其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句,给后人以深刻的教育启迪。
家书大意为:设酒宴客,是为了合乎礼节,表达感情,从而使身心舒适,以恢复人的本性。而礼节尽到,客人退席,这便是最大的和谐与快乐了。倘若主人的情意未尽,客人也还没有到疲倦的程度,可以续饮,但不能醉到神志不清的地步。
三国时期酒文化盛行,诸葛亮在《又诫子书》中告诫养子诸葛乔饮酒要“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饮酒是重要的社交礼仪,同时也是人们放松身心、沟通情感的重要媒介,“夫酒之设,合理致情,适体归性”,诸葛亮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要求诸葛乔禁酒。但当时因喝酒而误事的,不乏其人。例如,张飞因聚众饮酒失掉徐州、因大醉丢了性命;蒋琬因不理事务,时常大醉,丢掉官职等。诸葛亮考虑到当时的社会氛围,专门写家书警示诸葛乔不能饮酒至迷乱。
《又诫子书》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教子饮酒合礼致性思想,可以说这是专门就事议事,因酒谈礼,他把设酒摆宴当作一种公关礼仪活动,并希望以酒为媒介,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调节人际关系。诸葛亮在这篇家书中追求中和之美,认为饮酒太过和不及都不好。
图为诸葛村丞相祠堂
诸葛村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达200余座,其中包括诸葛氏的总祠丞相祠堂和纪念诸葛亮的纪念堂大公堂,以及大大小小的房派厅堂几十座。这些建筑分别以房派宗祠或祖屋为核心形成团块,又以这些团块再组成整个村落,房靠房,弄接弄,左右牵制,首尾呼应,高低错落,井然有序。“十家八家同一聚,同出同门同一处”是对这种别具一格的建筑群的形象概括。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
【解读】
诸葛亮在这封信中告诫外甥,志向应当建立在远大的目标上,敬仰和效法古代的圣人,并绝私情杂欲,撇开牵掣、障碍,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内心震动、心领神会。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和感情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做到这些以后,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何必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碌碌无为地陷身在世俗中,无声无息地被欲念困扰,永远混杂在平凡的人群中,就难免会变成没教养、没出息的人。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诸葛亮十三岁时,他们姐弟四人跟随叔父诸葛玄赶赴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任所。不久,朝廷又派朱皓到任,失掉官职的诸葛玄只好带着诸葛亮姐弟四人前往荆州投靠旧友荆州牧(治所襄阳)刘表。到襄阳后,诸葛亮因年纪幼小,就到刘表办的“学业堂”里读书。他的大姐嫁给中庐县(今湖北南漳县)蒯家大族蒯祺,二姐嫁给襄阳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山民所生子叫庞涣,诸葛亮的这封《诫外甥书》就是写给庞涣的。
图为诸葛村纪念诸葛亮的大公堂
信一开篇,诸葛亮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志当存高远”。具有远大的志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呢?一是“慕先贤,绝情欲……恻然有所感”。“慕先贤”即要以古圣先贤作为榜样,向他们看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够让人奋发向上,坏的榜样则能把人拖入深渊。孔子也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会为一个人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
“绝情欲”即节制情欲。外甥庞涣正值血气方刚,因此“绝情欲”就不要沉湎于爱欲而不能自拔。人生在世,总会为一些繁杂琐事所困扰,而这些无关痛痒的琐事或者烦恼往往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站得高就能看得远,人生的境界就会提升,跳出这个狭小的圈子,不为琐事所累,自然就做到了“弃凝滞”。做到以上三点,自然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顺境逆境,也能“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二是“忍屈伸,去细碎……何患于不济”。这是实现志向的措施:要做到能屈能伸、随遇而安,抛却心中无关的杂念,认真听取别人的宝贵意见,虚心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要做到心胸开阔豁达。一个人有了高远的志向、广阔的胸怀,就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那么,即使他暂时得不到提拔,才华不被别人所了解认可,也不会妨碍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诸葛亮又从反面进行了论述。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昂扬的斗志、坚强的意志,那么这样的人生最终只能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被儿女情长所束缚,在平庸中耗尽一生!
如果说《诫子书》强调了“修身学习”的重要性,那么《诫外甥书》则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诸葛亮这篇《诫外甥书》虽只有短短八十余字,却有很深的内涵。 作为年轻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以及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否则,理想就可能会成为一种空想,甚至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平庸下流之辈。《诫外甥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如果志存高远、意志坚定,加之缜密地思考,然后付之于行动,就很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反之,则必然失败。曾国藩在家训中也曾教育子女要“有志、有识、有恒”。有志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这些观点都凝聚了古人的经验与智慧。有志青年当从《诫外甥书》中得到启发,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
本网站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