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传承优良家风家训--纪晓岚家风
2023-06-28 14:56:26 685 0
收藏
点赞
评论

image.png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纪晓岚儿时就被誉为神童,17岁补博士弟子员,21岁考中秀才,31岁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他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官至礼部尚书,名满天下。晚年领修《四库全书》,著《阅微草堂笔记》,传承文化遗产,其功至伟。纪晓岚在家教上很有见识,因此他在家书中对于子女有“四戒”、“四宜”的要求: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


纪晓岚家书


image.png

  纪晓岚先后给儿子、堂兄弟、内侄子等写下了很多意味深长的家书。有一次,他给长子写信说:“尔初入世途,择交宜慎,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误交真小人,其害犹浅;误交伪君子,其祸为烈矣。”他根据自己的阅历,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伪君子归纳为10类,即:性格倔强的,趋炎附势的,像漆一样黑的,像钩子一样不正直的,像荆棘一样扎人的,像刀剑一样伤人的,像蜂虿一样蜇人的,像狼虎一样吃人的,喜欢炫耀地位身分的,喜欢炫耀金钱财产的。他告诫儿子,在独立的生活中,一定要慎重处世。他认为那10种人很多时候表面上都装得很像君子,道貌岸然,并不像真正的小人那样容易识别,所以告诫儿子一定要有独立分析与正确判断的能力,才能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另有一次,他给次子写信说:“当世宦家子弟,每盛气凌轹,以邀人敬,谓之自重。不知重与不重,视所自为。”他分析了当时一些当官人家的孩子,指出他们常常盛气凌人,以求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并称这样做是为了自重。他认为,那些人其实不知道,别人是否尊重自己,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做。他还要求儿子用他的老师“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的题词作为座右铭。除了直接给儿子写信外,纪晓岚还写信告诉夫人,不要溺爱孩子,应该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从严要求。


【纪氏家训】


image.png


  为官治学,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纂官的位置上力求严谨,恪尽职守;教育子女,他深谙“爱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的道理,给纪氏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纪氏家训代代相传,是纪氏家族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重要凭据。纪氏家训主要来源于纪晓岚留下的文章警句以及器物铭文,他在随身使用和收藏的器物上,镌刻上一些有哲理的短句,既是警戒自己,也是教育后人。如《尺铭》“守正规直”。告诫做人做事要像尺子一样有准则、守规矩。《掸扫帚》中则说道:“帚有秃时,尘无尽期。然一日在手,则当一日拂之”。《砚铭》写“石出盘涡,阅岁孔多。刚步露骨,柔足任磨,此为内介而外和”。主张做人内刚外柔,既有原则性又要有温和态度。“守正规直”是纪氏家训中对修身最基本的要求,“四戒”、“四宜”、“四莫”凝聚着纪晓岚的人生哲学,言虽质朴却蕴藉深意。家训包含修身、勤学、清廉、劝善、处世等多个方面,寄托着纪晓岚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并以此教导纪氏后人遵从规矩做人、勤勉治学、清廉为官、淡泊自持的准则。

  撰稿:李云云原标题:《【家风家训】传承优良家风家训--纪晓岚家风》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


本网站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3-06-28 14:56:26 685 0
收藏
点赞
评论
会员评论